“公子,你要买河灯吗?刚才那个小姑娘放的就是我们家的河灯。”一旁的小贩,看到这位公子一直望着那姑娘离去的身影,便心下了然。
“好,我买几个。”阿伏于如罕听后,将自己的思绪与视线收回,然后向商贩付了钱,购买了几盏河灯。
他走到赵熙刚才蹲下放河灯的位置,右脚向前踏出一步,感觉脚下似乎踩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
低头一看,他发现了一块质地极佳的玉佩。
阿伏于如罕立刻捡起玉佩,连刚刚买的河灯也顾不上放置,急切地转身去追寻那名女子的身影。
然而,灯会现场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那名女子早已消失在人群中,不知所踪。
阿伏于如罕想着那名女子和他同住在金溪客栈里,当下决定明日一早再去归还玉佩。
次日黎明,伊稚斜派往大晋取和盟书和进献贡品的队伍即将往返到达朔方郡。
然而,在这个重要时刻,阿伏于如罕却在金溪客栈内寻找着昨日遗失玉佩的女子。
客堂内,阿伏于如罕拦住这在算帐的小二问:“店小二,你知道昨日身穿黄色衣衫的姑娘住在哪间房?她有东西落在我这里了,我想还给她。”
“公子,你说的是那位面容精致的小姑娘吧,她和她的两个同伴今早就离开了,具体去向我也不清楚。”小二回答道。
“好的,多谢了。那我们也退房。”听到她已离开,消失得无影无踪,阿伏于如罕心下惆怅。
这是一种,他从未有过情绪,是害怕吗?
可他又在害怕什么?是遗憾吗?
又为何遗憾?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让阿伏于如罕感到十分陌生。
苏合在一旁看着他,发现他这个从不因任何困难而慌乱的人,第一次露出了这种怅然若失的神情,心下了然。
怕归还玉佩是假,想见那名女子是真。
但苏合又不禁有些好奇。
不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阿伏于如罕性格果断之人如此优柔寡断?
对于阿伏于如罕而言,昔日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他都能保持冷静,稳定而从容解决。
而现在,这位从不近女色的草原未来战神,竟然因为一位女子失去踪影而心神不宁。
片刻后,苏合听到他的话后收回思绪。
“好了,我们走吧,正事要紧。”阿伏于如罕情绪低落片刻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冷静。
他心想,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他有信心,他和这位姑娘一定还会再见。到时候,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留住她。
苏合安慰道:“如罕,虽然不知那名女子是何方人氏,但我有预感,你们一定会再见的。”
阿伏于如罕颔首唇边带着笑意道:“会的,一定会再见的。”
随即,阿伏于如罕与苏合便交了银子离开金溪客栈。
两人轻声交谈行走在朔方郡大街之上,朝着郡外的方向前行。
苏合急切地问道:“如罕,部落的大军已经在郡外集结,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立刻与他们会合?”
阿伏于如罕语气平淡地询问:“来的人有多少?”
苏合略微思索后,带着些许忧虑回答,“不到五千人,都是乌云先生亲自选拔的人才,能力出众,但...会不会人数太少了些?这次伊稚斜和晋地的联军,总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阿伏于如罕道:“足够了,我们暂时先不与他们汇合,到朔方郡外看看情况,再下战略。”
在朔方郡之外,一片浩浩荡荡的队伍正在蜿蜒前行。前列与后方将士服饰不同,前方为中原军队,而后方为伊稚斜派去的草原士兵。
大军护送着堆积如山的珍宝,那是大晋为了与伊稚斜维持和盟而进献的贡品。
然而,前方的大晋士兵们,他们的眼神却显得疲惫而迷茫,如同失去了灵魂的傀儡,只是机械地迈着沉重的步伐前行。
大晋向草原每年进献贡品,是李林甫与伊稚斜之问的合作协议之一。
然而,这些贡品背后,真相却是李林甫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对国家和人民的背叛。
他无情地搜刮民脂民膏,榨取百姓的血汗钱,犯下这等恶行,深深令人发指。
从京师到朔方郡的路上,大晋的士兵们亲眼目睹了那些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难民。
难民的眼神中透露着无尽的哀伤与迷茫,他们正在无助的寻找一个能让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
可在这个动荡的时刻,百姓们肩负着沉重的苦难和压力,无法像过去般安享太平。
他们正渴望着救星的到来,期盼着有一位英雄能够出现,为他们带来救赎和希望。
在队列的末尾,草原战士们在后方跟随着大晋士兵的步伐。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带着自满和高傲。
草原的统帅,萧挞凛,昂然坐在马背上,位于队伍的最前方,整个人带着不可一世的傲气,一路上高傲在向中原百姓们宣告,这天下在草原子民统治之中。
“殿下,你们看,那位就是萧挞凛,我曾在漠林之战与他交锋,此人确实是一位军事天才,不仅在沙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指挥艺术,还精通各种战术谋略,令众多小国闻风丧胆,此次伊稚斜大军围攻京城,他就是指挥官。”
“萧挞凛的存在,对于我们光复大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宇文浩恺指着前方的萧挞凛,向赵熠等人详细剖析着。
赵熠望着萧挞凛目光冷冽:“萧挞凛,这人,我们这一路上可没少听闻,他干的禽兽事。”
赵熙气愤道:“不错,这人对中原百姓十分残忍,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赵熠带着仇恨和坚决,势必要将这仇人彻底摧毁。
“当时几位皇弟们就是落入他的手中,才会惨死于京师城门外,我绝对不会放过他,血海深仇,势必诛之。”
萧挞凛,这个名字如今对他来说,已不仅仅是名字,而是血海深仇的象征。赵熠心里暗暗发誓,必亲手斩下萧挞凛的头颅,以报此仇。
赵熙安抚的轻轻地拍了拍赵熠的肩膀,突然停止了动作,发现一人。
“师父,兄长,你们看,在萧挞凛旁边,那位穿着青色长袍的人,是不是常惠常大人?”
赵熙指着前方的常惠,向身边的赵熠和宇文浩恺询问。
赵熠和宇文浩恺定睛一看,纷纷点头。“正是常大人。我曾听先帝提起,这位常大人是位不可多得的好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宇文浩恺感慨道,“我想他此次为李氏出力,定是为了百姓,以大局为重。”
赵熙仔细观察了常惠手中的金匣子,她心生一计。“我猜这金匣里藏着的,可能就是和盟书。”
她认真地说,“此人或许是我们这次行动的关键所在。”
“熙儿说得有理。”赵熠点头赞同,“如果和盟书真的在常大人手里,那事情就好办了。晚上我们偷偷潜入他的住处,向他索要,他必定会给我们的。”
赵熙思索片刻后向两人提议道“师父、兄长,我的纵云梯技巧已经炉火纯青,让我去寻找常惠将军,那些士兵他们一定发现不了我。”
“不行!”赵熠断然拒绝,“熙儿,这太冒险了。作为兄长,我怎么能让你去冒险,自己在一旁坐视不理,我去。”
宇文浩恺连忙阻止道赵熠,站在赵熙的这一边,向赵熠功提出了他的观点。“太子殿下,臣觉得您可以相信小殿下的本事。小殿下目前武功稍差火候,但她的轻功,恐怕是连我都难以察觉。”
赵熙:“兄长,我的武功是师父从小一手交起,既然他这么说,你就放心让我去吧。”
"既然将军已有定论,那就这样吧。但熙儿你务必谨慎,若有所动静,立即发出信号,兄长会立刻冲入支援。"赵熠虽同意,但对赵熙仍是再三叮嘱。
"兄长放心,我会小心。我这就出发。"赵熙答道,随即身影一晃,轻轻跃离地面。
她的身型优雅而有力,计划在前行中寻找合适的地点,紧随大军,寻找隐蔽之处,确保行动中不被察觉。
半响后,阿伏于如罕也到达此地,他静坐一隅,目光深邃地观察四周,心中谋略着下一步行动。
苏合焦急地看着如罕,急切问道:“如罕,你还在犹豫什么?我们应该立刻和大军汇合行动,偷袭他们,遵从你的命令,直取敌首!”
阿伏于如罕回头看了朔方郡方向一眼,回摇头道:“不,现在行动还为时尚早。我们必须等待他们离开朔方郡后再动手。否则,无辜百姓将遭受牵连。”
“好吧,就依你的计划行事。”苏合深吸一口气,无奈地接受了如罕的决定。
阿伏于如罕安排道:“苏合,你先去吩咐我们的军队到雁荡山先行埋伏。”
苏合问道:“如罕,你是打算在雁荡山围攻他们吗?”
阿伏于如罕点头道:“不错,雁荡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于易守难攻,且适合围攻袭敌。”
苏合了解后便赶往大军所在地。
阿伏于如罕一人站在那里,望着周围,敏锐地察觉到附近似乎有人监视,但目标并非是他,因此他并不打算过多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