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雍十年间,在大汉王朝汉愍帝赵裕的治理之下,国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紧随五麟子的诞生之后,一个新的生命降临于皇室。
她的降世,为汉室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期盼。
这位小帝姬自降生那刻起,便深得汉愍帝的宠爱。
汉愍帝不仅赐予她无上的荣耀,册封为昭阳帝姬,更视其为掌上明珠,倍加呵护。
在御书房外,阳光洒落,几名侍卫守卫两排
书房之内,汉愍帝赵裕正专心致志地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
突然,一声尖锐的通报打破了这份静谧:“陛下!”
一位身形消瘦、面容苍老的太监,神情焦急地步入御书房,向汉愍帝禀报:“陛下!淑房殿那边传来消息,皇后娘娘即将分娩了”
闻此,汉愍帝立刻放下手中的笔,急匆匆地赶往淑房殿。
他的心中虽有喜悦,但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焦虑。皇后先前已诞下五位皇子,但近两年来却再无好消息。
此次再度怀孕,他虽满怀期待,但心中却总有一丝不安。
淑房殿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汉愍帝刚踏入寝宫,便听到了产床前传来的婴儿啼哭声。
他急忙上前,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生疼惜:皇后脸色惨白,汗水涔涔,唇边还挂着被咬破的血迹,显然经历过极大的痛苦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她原本清秀的容颜。
而在榻上,躺着一个哭泣的新生婴儿
“陛下!”接生的产婆欣喜地说道,“是个小帝姬!而且一出生就睁开了眼睛,必有祥瑞降世!”
汉愍帝赵裕暂时收回望向皇后的视线,伸出双手将孩子抱在怀里感慨着:“朕终于迎来了一个小帝姬,真是天大的喜事!”
原本正在啼哭的小帝姬,一见到父皇,便咧着小嘴欢快地笑了。
这一幕让赵裕的心瞬间被萌化,他轻抚抱着小帝姬。
随后,汉愍帝又重新将视线转向皇后,看到她睁开眼道:“梓潼辛苦你了,为朕诞下小帝姬。还要感谢你在孕期时,多次虔诚祭祀祖先、拜祭神明,终得灵验,让朕终于有了一个帝姬啊!”
皇后虽然疲惫不堪,但仍然努力睁开眼睛回应:“恭喜陛下喜获帝姬,这是妾分内之事,全因陛下福泽深厚。”
赵裕面带温柔的笑容,轻声对皇后说道:“梓潼,你先安心休养,朕已命御医去为你准备调养身体药膳,待会多吃点。”
他边说边轻轻拍打着小帝姬包裹在襁褓中的娇小身躯,又低头怜惜地吻了吻她的额头,眼中满是宠溺。
随后,他道:“从今日起,朕的这名小帝姬便命名为赵熙,并即刻册封为昭阳帝姬。”
此言一出,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皇后也一时之间未能从这份惊喜中回过神来。
按照常理,帝姬的册封通常是在及笄之日举行,而这位刚出生的小帝姬竟被立即册封为昭阳帝姬,这足以彰显汉愍帝对她的深厚宠爱。
“昭阳”这一封号,本身就意味着尊贵无比。在皇室中,只有那些地位极其崇高且深受皇室成员喜爱的长公主,才有可能被赐予这一封号。
众人立刻领悟,齐声颂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裕将帝姬放在皇后身旁的床榻上,起身转向宫殿内跪在地上的人,并严肃地嘱咐:“你们必须全力照顾好皇后,确保她得到充分的休息,不得有任何人前来打扰。”
安排妥当后,皇帝转过身去,离开了寝宫。在跨出寝宫门槛的那一刻,赵裕便踏上了上朝的路途。
皇后缓缓收回望着那道离去背影的目光,低头注视着这位小帝姬,温柔地亲吻了她那粉嫩的脸颊。
她柔声问道:“我的小熙儿,你怎么能如此可爱呢?”
小昭阳睁着一双清澈透亮的杏眼,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美丽娘亲。
转眼间,小帝姬的周岁宴正式拉开帷幕,皇宫里汉愍帝与众多大臣、贵族、外来使齐聚一堂。
皇后娘娘身着一袭红色凤凰朝服怀抱着昭阳帝姬,端坐在主位之上。
怀中的小帝姬毫不怯场,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与新鲜。
今日的生辰宴由皇后娘娘亲自操办,她精心安排每一个细节,事必躬亲。
皇帝特地邀请了京师内所有官员前来赴宴。
这场庆典不仅彰显了皇室对小帝姬的无比宠爱,也让在场的官员们了解到这位小帝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正当宫员们纷纷献上自己的礼物时,来自远方的各邦使者也携带着珍贵稀有的宝石前来祝贺。
汉愍帝将那些各邦送来的晶莹剔透的宝石全部赐予了小帝姬供她玩耍,作为她周岁庆典的特别礼物。
在众人的环绕与赞美中,小昭阳却尽情享受着属于她的玩耍时光。
她挥动着拿着玩具肉嘟嘟的小手,发出咯咯的笑声,在大殿中回响,引得周围的人们纷纷投来目光。
在一旁,身着湘红色宫袍的太后娘娘,目光慈祥地注视着小帝姬,孙女那张粉嫩娇憨的小脸让她无比喜爱。
“这孩子长得粉雕玉琢的,哀家真的打从心底里喜欢!”太后娘娘高兴地对皇后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对孙女的宠溺与疼爱。
随着抓周仪式的临近,众官员在完成了他们的祝贺之后,逐一告辞离去,只留下了几位负责教导皇子的少傅、少师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
他们围坐在大殿中央,等待着小帝姬接下来的表现。
“吉时已至!”皇后娘娘身旁的嬷嬷用她那洪亮的声音高声宣布
随后,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响起,只见一位嬷嬷带领着十数名宫婢,每人手中都端着一个装饰精美的托盘,缓缓步入大殿。
宫婢们小心翼翼地将托盘放在指定的位置,然后恭敬地退到两侧,静待仪式的开始。
小昭阳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的望着眼前场景。
片刻后,她被皇后放在柔软的地布上
她慢慢地爬起来,伸出胖乎乎的小手,一把抓住了离她最远的、镶有宝石且没有宝剑的红色剑鞘。
汉愍帝满意地笑道:“朕的小帝姬果然独特非凡。”他高兴的抱起小昭阳,转头对皇后说道:“梓潼,你为朕生了个好女儿啊!”
皇后浅笑说:“都说女儿肖父,看来熙儿是像陛下的。”
赵裕高兴哈哈大笑:“说得好!熙儿像我,不愧是我的女儿!宇文将军,既然熙儿已经拿了剑鞘,等她到了总角之年,就由你来教导她武功吧。”
“遵旨。”宇文浩恺说着,将右手平摊在胸前,轻触心脏位置,然后低头行礼。
“先生,我想把熙儿的文教之责交给您,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汉愍帝恭敬地向贾太傅询问道。
周围的人震惊不已。这贾太傅虽出身寒门,但为三元及第出身,乃是当今天子的帝师,目前只有未来的太子殿下才有资格受他教导。
贾谊看向赵熙思考片刻,拱手对汉愍帝行礼答道:“既然是陛下所求,臣遵旨。”
“那便麻烦先生了。”汉愍帝感激地说,他深知能让贾太傅答应教导昭阳公主是多么难得且荣幸的事情。
一直以来,贾谊都是皇帝的高级顾问之一,主要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管理国家事务,同时他也只负责教育和指导太子。
他能答应教导昭阳公主,完全是给足了汉愍帝面子,同时也是因为汉愍帝赵裕是一位难得圣明仁德的君王。
咸雍十七年
光阴荏苒,昭阳帝姬已至总角之龄。
当今的皇帝堪称一代贤君,他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女子教育的重视。
在皇宫内,他设立了专门的女子学堂,并鼓励民间也积极创办女子私塾,以提升女子的学识与见识。
在凤仪宫中,贾太傅正在耐心地教导昭阳帝姬。“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社稷次之,君主则应当放在最后考虑。昭阳,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贾太傅问道。
赵熙端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听着贾太傅的问题,稍微思考了一下,后回答道:“先生,我明白了!作为国家的君主,应该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高高在上、滥用权力。只有赢得民心的君主,才能稳固地统治国家,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贾太傅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赞许道:“昭阳所言极是。那么,你自己对这个问题又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赵熙稍微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认为国家的繁荣与昌盛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作为君主,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民的生活状况,确保他们过上安乐的日子。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贾太傅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得好呀,说的好!”显然是对昭阳帝姬的回答感到十分欣慰与满意。
淑房殿
下学后的赵熙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皇后寝宫
身着粉色宫裙的帝姬,“母后,熙儿来看你了。”一踏入殿内,便欢快地朝皇后娘娘飞奔而去。
“熙儿,慢点!小心摔着了!”皇后远远便见那粉嫩的小帝姬跌跌撞撞地跑来,心中不禁泛起一片疼爱。
“母后…”帝姬扑入那熟悉的怀抱,脸上的笑容洋溢而出,一双明媚的眼眸笑成了弯弯的月牙状,依偎在皇后娘娘怀中,似小猫般撒着娇。
“来,我的宝贝熙儿,让母后好好看看,咱们的小帝姬,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成长和变化?”皇后娘娘温柔地招呼着,眼神中充满了对女儿无尽的宠爱。
“那母后,您快看看,熙儿今天哪里变得不一样了?”小帝姬从皇后娘娘怀里抬起头,满心期待地等待着母后的夸赞。
“哎呀,我的熙儿真是越来越可爱了,也越来越漂亮了!”皇后娘娘满眼笑意抚摸着小帝姬的头,随后又问道:“对了,熙儿,今天在贾太傅的课堂上,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小帝姬赵熙以清脆的声音阐述道:“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百姓最为根本,国家社稷紧随其后,君主则应以谦卑之心自处。”
皇后神态变得严肃而认真,耐心地教导着:“贾太傅的教诲真是深得我心,身为皇族子女是应当多些了解。熙儿,你要记住,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还是高贵的帝姬,我们都应铭记在心:我们所享受着国家的优厚待遇和生活,并非是我们理所应得的,而是百姓的付出和牺牲换来的。这个国家,并非只属于赵氏,而是天下百姓的。因此,我们要承担责任,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确保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你明白吗?”
尚在总角之年的赵熙,虽然还只是个孩童,但她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回答道:“母后,熙儿明白了。熙儿会铭记在心,努力守护好百姓,保护好这个国家,尽到作为昭阳帝姬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