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歌》最后一期收官之战备受瞩目,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一季的冠军是谁。
公认的热门夺冠选手有两位,少年英才技术型的宋宜笑,稳扎稳打感情型的孙老师。
她们两人随便单独拎出来一个都是华国不可多得的宝藏歌手,尤其是孙老师,虽然人已高龄,但多年经验累积,舞台上展现的十分大气,是曾经代替华国参加过国际表演的歌唱家。
如果最后孙老师没有得到冠军,很多华国人心理上情感上都难以接受。
@请君为我侧耳听:孙老师在华语乐坛的地位自然不需要质疑,是国家队代表,她这一期每一首歌都有亮点,不止是单纯的技术炫耀更是高级的情感交流。有多少人听孙老师唱歌流泪的?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这条WB下面的网友评论都非常感性,纷纷表示孙老师的歌曾经陪伴他们长大。
网友A:“恕我直言,对某人的高音审美疲劳了,还是孙老师的歌听着比较舒服。”
网友B:“孙老师的歌让我有想象的空间,普通人也可以跟唱,音乐不应该是阳春白雪的。”
但更多的年轻人都觉得宋宜笑前途无量,且她年轻,嗓音条件先天性的就比上了年纪的李伦和孙老师好。
有音乐博主表示,如果宋宜笑没有得到冠军,那只能说明华国的音乐市场还没有和国际接轨。要知道音乐不止是情怀和旋律,技术更是衡量一个歌手最重要的标准。
@音乐之声:个人觉得宋宜笑是代表技术流的选手,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孙老师和李伦教授唱功不好,只是他们多年的唱功在宋宜笑6个八度音域的先天条件对比下显得不够看。唱歌也是要看天赋的,宋宜笑的起点就是很多人一生都够不到的终点。
@whisper聆听:本宋宜笑自来水来了,客观评价宋宜笑是值得冠军头衔的,她的唱功非常惊人,天赋给了她最大的资本。当然她本人的音乐才华也是万里挑一,如果说孙老师跟李伦都是人杰的话,宋宜笑就是难得一见的鬼才。
这两位音乐博主都有留学的经历,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更了解,想法也比较前卫年轻化。他们的WB内容下自然吸引了年轻人的评论。
网友C:“麻雀问小鹰:为何你老是要飞那么高?燕子在一旁也说:对啊对啊,你就不能跟我一样随着风滑行吗?小鹰说:可是我翅膀小小振一下就冲上去了啊?”
网友D:“感谢宋宜笑让华国人知道原来天外有天,世界上还会有这样的歌唱技巧。宋老师支教辛苦了。”
网上的两拨人争吵不休,表面上看是为了争夺《遥远的歌》节目冠军,但实际上是新老两代人的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以及感情和技术的正面交锋。
而争论的高潮是华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主/席,林甫教授的一个相关视频,他在一次教学当中,播放了宋宜笑演唱的《我偏独坐第一香》视频,并且逐字逐句的分析。
他对宋宜笑赞不绝口,称她是当今华国最年轻的歌唱家。
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结束后,他说道:“我很高兴看到华国出现宋宜笑这样技术高超的年轻歌唱家,关于现在网上争论不休的感情和技术问题,我个人是觉得技术永远凌驾于感情之上。”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孙老师开通了WB,她发的第一条WB内容是一条长文。文中写道,她个人非常欣赏宋宜笑,并且她自己也从宋宜笑身上学到很多。
最后孙老师表示:“无论是我们俩谁得冠军,都不止是个人的胜利,而是华国音乐的发展进步,最后我衷心的祝愿宋宜笑小朋友能够在音乐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这是非常诚恳的评价也是非常谦虚的态度,并不因为前辈的身份而自得,也不以假意谦让维持面子。相反,孙老师很坦然的接受挑战,她愿意接受市场的审视。
宋宜笑在公司的授意下也很快发文。
@宋宜笑Helena:我在参加节目前,曾非常骄傲。觉得自己一定能得冠军,但《遥远的歌》节目教会我谦虚。孙老师和李伦教授都曾给我许多建议和鼓励,让我明白,音乐是没有尽头的,我愿永远做一位虔诚的信徒和前辈一同走在信仰音乐的道路上。
宋宜笑的粉丝都激动得不行,要知道在她之前的华国其他年轻歌手没有一个这么争气的,正主太优秀,都不用粉丝出力打投控评。
粉丝A:“妹妹真的太厉害了,音协主/席认定的歌唱家啊。”
粉丝B:“第一次追星追到这么不用人操心的偶像,我爸妈都超级喜欢妹妹,全家一起追星。”
粉丝C:“粉宋宜笑真的太省心了,别的年轻歌手都不敢碰瓷。”
《遥远的歌》最后一期播完,随着#冠军宋宜笑#的热搜冲到第一,这场关于情感与技术之争的大讨论终于落下帷幕。
宋宜笑最后一期唱了一首她自己作曲填词的歌,歌曲加入了华国传统戏剧的元素。
当天的宋宜笑穿了一件特制的演出服,左边是白衬衫黑西装,右边则是传统戏剧飘逸洒脱的水袖长衫。
两种毫不相关的服饰神奇的融为一体,却并不让人觉得突兀。妆发也相应的分为两种,一边是英气的剑眉一边是柔美的柳叶眉。
伴奏响起时,宋宜笑才缓缓睁开双眼。随着镜头拉近,大家才发现宋宜笑的眼睛只戴了一只黑色的美瞳,另一边柳叶眉下是一只深蓝色的眼睛。
整个造型别出心裁,与宋宜笑西方人的骨相东方人的皮相,融成一种怪异的和谐美感。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宋宜笑以左边侧身站着时,唱的是男声的key,而当她换到另一边时,只消手腕一转掐一个手势,张嘴就是华国传统戏剧清脆悠扬的歌声。
这样的演出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一定能完美演绎,但宋宜笑可以,她卓绝的天赋让她可以任意发挥。
小时候跟着祖母学过的华国传统戏剧唱腔终于第一次在华国的舞台上唱响,宋宜笑本人也是激动的,她急切的想知道祖母看见她本场表演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祖母的反应她暂时是看不到了,但是华国观众的反应却是空前的热烈。
再此之前,宋宜笑一直代表的是来自国外的高深歌唱技术流,尽管她唱过不少华国歌曲,但无一不是加入大量改编,比如至今为人乐道的华彩。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欣赏喜欢宋宜笑的都是有一定音乐素养和接受力更为广泛的年轻人,老一辈的普通人都觉得她的歌好听虽好听,但始终和他们存在着隔阂。
正如网友们的评论,音乐不该全是阳春白雪的。
但宋宜笑不愧是宋宜笑,或者说她不愧是被一众教授前辈称赞的宋宜笑。她的天赋不止体现在天花板一样的天赋音域上,还体现在她对音乐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上。
她亲自操刀的这首歌,前半段舒缓又不失节奏,唱的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战事将至,黑云压城,紧张刺激。
而后半段变为柔美却充满力量感的戏腔,唱的是生死与共。
这是多年之后仍然被人提起都会称赞的表演,宋宜笑将早已消失在大众视野的传统戏剧重新带回舞台。
也正是因为宋宜笑,更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并喜欢上传统戏剧,这项华国的瑰宝艺术终于迎来更多元的新生。
《遥远的歌》采用现场观众投票的方式选出当期最佳的最佳表演,700位评审中有各个年龄段的人,他们有的事音乐爱好者,有的只是普通人。
宋宜笑的这场表演以无可匹敌的新颖和唱功赢得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们的共同喜爱,这个冠军她当之无愧。
节目播出当晚,甚至还有一个热搜#宋宜笑传统戏剧#也热度极高。
孙老师在第一时间发来祝贺,她说:宜笑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传统戏剧已经被人淡忘了太久,我很有幸能够在现场听到质量如此之高的表演。
另一个吸引人的WB内容是一位传统戏剧传承人发的,他说:我没想到今天还有年轻人愿意唱戏剧,也没想到能唱的如此之好。不难看出,宋宜笑小姐应该是从小有练过,童子功很扎实。
宋宜笑本人也发了一条WB,还配了一张多年前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小姑娘正站在院中,规规矩矩背着手,嘴巴张得大大的,似乎在练嗓。而她跟前坐着一位身着华国传统服饰的女性,坐姿优美,正做着一个华国传统戏剧的手势单前指。
这看上去就是一张教学唱戏的照片,但特别的是,照片中的小姑娘金发碧眼俨然是个外国小孩,而照片背景也是典型的西方式建筑。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被华国人遗忘许久的传统戏剧,却在多年前就被这样一老一少教与学着。
@宋宜笑Helena:我永远感谢我的祖母。